海陵岛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攻略 海陵岛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门票 - 网盟百科

2024-01-02 08:27:36闻纨斌
导读 位置境域海陵岛位于南海之滨,广东省阳江市西南端,为广东第四大岛。地理位 置为东经 111°48′06"~112°11′59",北纬 21°33′21"~2...

位置境域

海陵岛位于南海之滨,广东省阳江市西南端,为广东第四大岛。地理位 置为东经 111°48′06"~112°11′59",北纬 21°33′21"~21°40′18"。 海陵岛地处广东、海南等省区水陆交通要道,毗邻港澳,贴近珠三角地 区,是一个四面环海的自然生态海岛。全岛陆地总面积 108.89 平方公里,其 中主岛面积 105 平方公里,区域岸线 104 公里,主岛岸线 75.5 公里、海域面 积 640 平方公里。 拟建的广东海陵岛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海陵岛东北部神前湾,西至 灵谷山,东至神前山,南至太傅大道,北至老鼠山,包括陆地、滩涂、海面 和岛屿,地理坐标东经 111°57′~111°59′,北纬 21°38′~21°39′,规划总面积 257.9 公顷。

气候气象

海陵岛气候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湿润,阳光充足。年均温 度 22.8℃,最热月为 7、8 月,平均温度 32℃,最低月为 1、2 月,平均温度 11℃,年均日照时数为 1700 小时,年均积温超过 8000℃,年均晴天 310 天。 年平均降雨量 1816.4 毫米,主要集中在 4~10 月,其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 90%。 常年以东北,东南及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 5.0 米/秒,4~9 月盛行东南风,10 月~次年 3 月盛行东北风。6 月~11 月为台风季节,8 级以上的台风年均 1.3 次, 12 级以上台风平均 13 年一次。

历史沿革

海陵岛历史源远流长,从红坎头、沙岗等遗址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期 就有先人在此繁衍生息。海陵岛原称螺岛,自宋太傅张世杰抗元兵败,遇难 南海,安葬于岛上后,为纪念忠烈的宋太傅,改称海陵岛。有另一种说法认 为,在宋代之前已称海陵岛,是海上丘陵的意思。据考证,在岛上设镇成为 海上过往船舶避风和补给之港,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闸坡由此逐渐发展 成为广东著名渔港。从明代起,海陵岛一直是沿海设防重地。明代著名 戏曲家汤显祖贬谪雷州徐闻时曾慕名至海陵岛,挥笔写下了“峰眉如黛翠如环, 破镜迷离烟雾间,昨夜双鱼何处所,戙船多在海陵山。”绝美诗篇。20 世纪初 叶,英国为了控制西江流域和广东沿海商贸通道,曾欲以“租借”的形式“租 借”海陵。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意欲侵略海陵,控制海上通道和开采南鹏岛钨 矿。民国时期,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了将海陵做为商埠进行开发的构想。 解放后,海陵岛被列为南粤前哨。

1992 年 6 月 18 日,“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正式成立,海陵岛的经济开 发建设掀开了新的一页。

湿地资源

1、湿地类型

根据《湿地分类》(GB/T 24708-2009)的湿地分类系统,湿地公园内湿 地类型有自然湿地的近海与海岸湿地类,主要包括浅海水域、沙石海滩、淤 泥质海滩及红树林 4 种湿地型,以及人工湿地的稻田湿地类。

2、红树林湿地生物多样性

(1)、陆域植物种类和森林类型

湿地公园内的陆域植物主要分布于老鼠岛及防护大堤外侧区域。据调查 资料,湿地公园内的海岸、基围丘陵台地上生长着高大乔木、灌木、竹林和 杂草丛等,计有 59 科 204 种。乔木层主要以相思树、松树、桉树、榕树、木 麻黄、山竹树等为主;灌木层以桃金娘、野牡丹、算盘子、九节、岗松为主; 草本层以珍珠茅、芒箕、蕨类、类芦、鹧鸪草等为主。

所处地区的气候顶极群落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经调查,陆域森林植 被类型有:①、相思常绿阔叶林;②、草本和藤本植物。

(2)、红树植物及其群落:①、基围红树林群落 ;②、真红树植物 。

(3)、半红树植物:湿地公园内有半红树植物 3 科 3 属 3 种。

(4)、红树林植被群落类型

湿地公园内红树林基本成带状分布,群落外貌简单,呈绿色,为灌木或 小乔木林,林冠较整齐,郁闭度好,平均树高 1.9 米,最高地段高 5 米左右。 优势种为红海榄、秋茄、桐花树、白骨壤等,一般高 1~2 米。红树林面积近 25 公顷,其中天然林 15 公顷,人工林 10 公顷。

从调查及有关研究资料分析,湿地公园内红树林植物群落大致可分为以 下 7 种类型:

①、幼苗群落;②、秋茄+桐花树+白骨壤群落;③、秋茄+白骨壤群落;④、桐花树+秋茄群落 ;⑤、桐花树+白骨壤群落;⑥、桐花树群落;⑦、黄槿群落。

3、底栖动物

根据调查资料,湿地公园内大型底栖动物共有 13 目 34 科 66 种。其中, 环节动物以沙蚕类为主,这些动物富含蛋白质,是鸟类的上佳食料。星虫动 物种类较少,钻在潮间带泥沙中。软体动物以蛤、蚬、螺为主,可提供丰富的 海产品。节肢动物以蟹类为主,据测定每平方米内最多可见蟹 20 个~30 个,少 数虾类。

4、鱼类

据调查,湿地公园及周边浅海有鱼类 4 目 19 科 25 种。红树林湿地的鱼 类有 3 目 7 科 11 种。红树湿地鱼类以小型鱼类为主,暖水性种占绝对优势。 主要为弹涂鱼类,数量较多,成了红树林区一大生动的生态景观。此外还有 尖吻鲈、黄鳝鲷、乌塘鳢和鳗鲡等经济鱼类。

5、两栖类、爬行类

对于湿地公园内的红树林湿地两栖类、爬行类及兽类的调查相对较少且 不系统,两栖类统计出 5 科 6 属 6 种,均为无尾目种类。爬行类主要为蜥蜴 目 3 科 4 属 5 种。

6、鸟类

根据观察,湿地公园及周边区域共有鸟类 12 目 36 科 108 种。属国家重 点保护的有 11 种,属于广东省重点保护的有 27 种,CITES 附录物种有 9 种, 国家三有保护的有 61 种。在全区的鸟类中,湿地鸟类数量最多的是鹭科鸟类、 鸻鹬类、鸥类、雁鸭类,其次为秧鸡科鸟类、翠鸟科种类。鸻鹬类、鸥类、 雁鸭类一般在冬季数量最多,它们大多是冬候鸟。

7、哺乳类

据调查,湿地公园及周边地区有哺乳动物 4 目 4 科 7 属 8 种。以小型哺 乳类动物为主,鼠、鼬相对多一些。其中黄鼬属于《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 公约》附录三濒危保护动物,鼬獾属于有益的、有特殊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 的国家级保护动物。

价值意义

海陵岛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是以近陆浅海与海岸滩涂湿地为主的湿地生态系统,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海岸典型自然 景观。其生态系统在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具有极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近期天气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