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宏观:当前商业地产压力相对可控,尚不足以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股票-金融界

2023-09-06 13:58:19令狐言影
导读 核心观点:商业地产违约率持续攀升,年底是否会迎来违约风暴?我们认为商业地产风险整体不大:一是,经济“软着陆”下,二季度商业地产的基...

核心观点:

商业地产违约率持续攀升,年底是否会迎来违约风暴?我们认为商业地产风险整体不大:

一是,经济“软着陆”下,二季度商业地产的基本面已经出现了好转,底层资产的好转是决定违约不会继续恶化的最核心因素;

二是,违约率在上半年攀升,与美联储进一步超预期加息有关,但随着三四季度加息预期已经基本见顶,利率环境预计不会再继续恶化;

三是,截至8月,中小银行的流动性较3月明显好转,说明其应对信贷损失的能力也在增强;

四是,我们测算到明年商业地产违约债务规模不到千亿美元,远低于美联储在今年3月近3700亿美元的扩表规模,也仅占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的2.5%左右,美联储与银行业均有能力对这部分债务进行对冲。

商业地产市场已经出现边际回暖的迹象。

(一)办公楼:空置率呈现边际企稳迹象。截至2023年7月,办公楼空置率达17.1%,与6月持平,出现企稳迹象;(二)公寓:房贷利率上行制约居民购房意愿,租赁公寓需求回暖,二季度公寓市场净吸纳量+7.0万套,大幅超过一季度(+0.1万套);(三)零售物业:相对火热的消费市场支撑了零售物业的需求,二季度零售物业的净吸纳量环比增长12.6%;(四)制造业用地:高利率环境下,制造业企业流动性收紧,用地需求回落,二季度空置率上升至4.5%,较一季度上行0.5个百分点,但仍低于疫情前水平。

商业地产违约风险“悬而未决”,违约率仍持续攀升。

商业地产贷款违约率在今年以来持续攀升。一方面,二季度银行业商业地产贷款违约率上行至0.84%,较一季度上行0.03个百分点。另一方面,2023年7月,CMBS拖欠率较上月上升51BP至4.41%,达2021年底以来最高点。

利率持续上行是当前违约率上行的主要原因。一则,高利率环境下,商业地产估值不断缩水,由于近期频繁爆雷的CMBS产品具有“无追索权”的特殊性,地产公司开始主动违约,减轻负债压力。二则,发行时锁定了疫情期间低贷款利率的债务开始集中到期,再融资时要以当前的高利率作为还款利率,大幅增加融资成本;三则,“快加息”叠加“风险暴露”,金融机构信贷意愿较低,企业再融资难度较大。

当前商业地产压力相对可控,尚不足以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

一是,在资产层面,当前商业地产基本面开始回暖,同时商业地产价格已回调至疫情前水平,下行压力相对有限。二是,在机构层面,中小型银行运营情况开始好转,出现大规模信贷违约风险的概率较低,截至8月16日,中小型银行存贷比自今年3月113.3%下行至107.8%,利息偿付压力趋缓,现金占总资产比重从今年3月初的5.1%回升至7.2%,流动性好转。三是,在监管层面,美联储货币政策工具较丰富,可以对冲部分风险;四是,在债务层面,我们测算到明年商业地产违约债务规模不到千亿美元,美联储与银行业有能力对这部分债务进行对冲。

风险提示:俄乌局势升级,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波动。

2023年3月,黑石集团旗下5.6亿美元的商业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CMBS)违约,引起了市场对于商业地产市场风险的关注。此后,区域银行风险暴露,美联储通过新设立流动性工具BTFP,在短期内扩表,为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中小银行危机逐渐平复,市场对商业地产市场风险预期也开始收敛。

但在8月7日,穆迪下调10余家中小银行信用评级,在理由中强调“商业地产贷款风险”(particular risks in some banks’CRE portfolios),指向商业地产市场风险尚未平息。考虑到持续的强加息周期下,商业地产风险将进一步放大中小银行经营风险。那么,当前商业地产现状如何,有无边际回暖的迹象?商业地产风险将如何演绎,还会造成银行业的广泛危机吗?

一、现状:空置率企稳,需求开始回暖

我们主要从城市地区的办公楼、零售物业、公寓以及制造业用地四个主要商业地产类别,来判断当前商业地产资产质量情况。从相关指标来看,当前商业地产市场出现边际回暖的迹象:

一是,办公楼空置率高企,但有边际企稳的迹象。截至2023年7月,办公楼空置率达到17.1%,与6月持平,出现企稳迹象。从结构来看,空置率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科技企业聚集的城市如旧金山、西雅图等,上述城市写字楼空置率保持在20%以上的高位,7月分别高于6月0.6、0.8个百分点,其余部分城市的写字楼空置率有所回落。此外,2023年7月,前50大城市的写字楼平均挂牌价为37.9美元/平方英尺,实现小幅上涨,同比增长0.4%。

二是,房贷利率持续上行制约居民购房意愿,租赁公寓需求有所反弹。今年二季度以来,超预期的经济数据,大幅增加美联储维持高利率水平的意愿,房贷利率相应持续走高。截至8月24日,30年期抵押贷款利率已经达到自疫情以来的最高值7.23%。房贷利率的大幅上升,推高居民购房成本,带动公寓租赁需求反弹。二季度公寓市场净吸纳量(指新租套数-退租套数)为+7.0万套,大幅超过一季度(+0.1万套),相应的公寓市场空置率也由一季度的5.6%降至二季度的5.4%,低于10年间的历史平均水平,市场明显回暖。

三是,消费市场降温偏慢,零售物业保持韧性。今年以来,相对火热的消费市场支撑了零售物业的需求。截至2023年二季度,零售物业空置率保持在4.2%的较低水平,租金保持上升态势,二季度同比增长3.6%。同时,零售物业的净吸纳量(指新租面积-退租面积)环比增长12.6%至1076万平方英尺,较前值有所反弹。

四是,制造业用地需求回落,空置率有所抬升。受今年持续的高利率环境影响,制造业企业流动性收紧,用地需求有所回落,二季度净吸纳量降为5040万平方英尺,低于前值7630万平方英尺,较2021年、2022年同期也有明显的下滑。此外,二季度造业用地空置率也上升至4.5%,较一季度上行0.5个百分点,但仍低于疫情前水平。

二、趋势:高利率摊薄资产估值,违约率继续攀升

总体来看,尽管商业地产的资产端已经出现边际回暖的迹象,但商业地产违约风险仍“悬而未决”,商业地产贷款违约率在今年以来持续攀升,风险尚未出现明显收敛。

(一)商业地产风险来自何处,风险敞口收敛了吗?

银行贷款、CMBS代表的证券化产品是商业地产风险的主要关注点。商业地产债务主要来自四个贷款提供方:银行、政府支持机构、寿险公司、CMBS等证券化产品,截至2022年四季度占比分别为38.6%、21.0%、14.7%和13.3%。其中,寿险公司、政府相关实体等贷方现金流充沛,风险偏好相对较低,选择的底层资产较为优质,风险相对较小,市场相应地更为关注银行贷款、CMBS产品的违约情况。

从违约情况来看,银行贷款、CMBS产品的违约率在今年以来持续攀升,指向商业地产风险敞口未有明显收敛。

一是,二季度银行业商业地产贷款拖欠率创新高。根据美联储数据,截至8月23日,所有商业银行商业地产贷款余额约2.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8%)。受近期利率的高位运行、商业地产资产价格的表现转弱影响,银行业商业地产贷款违约率持续攀升,今年二季度贷款拖欠率上行至0.84%,较一季度上行0.03个百分点。

贷款违约率回升压力下,中小银行风险敞口持续加大。截至8月23日,中小银行商业地产贷款占全部银行商业地产贷款比例近7成,同时商业地产贷款占总资产比重也相对较高(29.8%),风险敞口明显高于大型银行(占比6.7%)。在商业地产贷款违约率回升压力下,中小银行将面临更大压力。

二是,CMBS违约率自今年以来持续攀升。据Trepp数据,2023年7月逾期至少30天的CMBS拖欠率较上月上升51BP至4.41%,达到2021年底以来最高点。其中,办公楼拖欠率较上月上升46BP至4.96%,自2022年年末以来已经累计上行350BP,为商业地产拖欠率增速最高的一项。

三是,2023年及2024年商业地产债务到期偿付压力较大,办公楼是薄弱项。MBA数据显示,商业地产贷款存量规模为4.4万亿美元,其中7280亿美元(占存量规模的16%)将于2023年到期,6590亿美元(占存量规模的15%)将于2024年到期,偿付压力较大。分物业类型看,在2023年到期的商业地产抵押贷款中,酒店旅馆抵押贷款到期占比最大(34%),其次是办公楼(25%),公寓到期占比最小(9%)。考虑到办公楼空置率高企,违约率持续攀升,不排除有进一步的违约风险,还需密切关注办公楼空置率以及贷款拖欠率指标。

(二)商业地产基本面好转,但为何违约率持续上升?

今年以来美联储持续加息,导致商业地产估值不断缩水,商业地产公司开始主动违约,再融资难度也持续攀升。因此,尽管基本面有所好转,但尚不足以抵消利率持续上行带来负面压力,成为当前违约率继续上行的主要原因。

一是,高利率环境下,商业地产资产面临大规模减值,推动企业战术性违约。商业地产资产估值是对未来现金流按照预期收益率进行折现得到的,但在美联储激进加息的背景下,投资者要求的回报率不断提高,导致现金流现值下降,地产企业的资产端将面临大幅的重估压力,即反映为资产浮亏增加、账面价值减少。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频繁爆雷的CMBS产品是“无追索权”(Non-Recourse Loan),即在违约的情况下,贷方不得扣押借款人超出抵押品的任何资产。因此,当商业地产资产净值大幅下跌时,甚至低于要偿付的贷款现值时,地产公司可以选择战术性违约,减轻债务负担。例如,公园酒店及度假村公司(Park Hotels & Resorts Inc)在6月宣布停止支付7.25亿美元CMBS债务时,申明称“取消贷款将大大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运营指标”。

二是,高利率环境下,地产企业再融资成本进一步抬升。考虑到商业地产贷款将在今明两年集中到期,此前这些贷款在发行时锁定了疫情期间的低贷款利率,但到期后企业再融资时只能以当前的高利率作为还款利率,大幅增加了融资成本。例如,Trepp数据显示,2023年和2024年到期的CMBS产品的平均票面利率约为4.6%,但今年一季度新发行的CMBS产品利率已经大幅上升至6.5%。

三是,“快加息”叠加“风险暴露”,金融机构信贷意愿较低,地产企业债务再融资难度加大,但二季度放贷情况有所好转。在美联储持续加息的背景下,金融机构在商业地产领域的贷款投放持续收紧。据Trepp数据,今年一季度CMBS发行总额仅为5.98亿美元,较第四季度减少12%,比去年同期下降79%以上。此外,根据抵押贷款银行家协会(MBA)8月公布的数据,今年第二季度商业抵押贷款发放额较去年同期下降53%,但较第一季度增长了23%,环比好转指向当前金融机构“惜贷”情况出现边际好转的趋势。

三、展望:压力相对可控,但关注尾部风险

我们认为当前商业地产压力相对可控,尚不足以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

(一)在资产层面,当前商业地产基本面已经出现好转的迹象,同时商业地产价格已回调至疫情前水平,下行压力或相对有限。

一方面,当前商业地产基本面已经出现好转的迹象。一则,办公楼7月空置率未进一步抬升,与6月持平,出现企稳迹象。二则,相对强劲的消费与就业市场下,零售和公寓相关的商业地产需求持续攀升,二季度净吸纳量环比实现正增,维持较强韧性。三则,制造业用地空置率虽略有抬升,但仍低于疫情前水平。

另一方面,与住宅市场相比,商业地产价格已有明显调整,下行压力或相对有限。与住宅市场不同,2022年下半年以来,商业地产价格率先进行了回调,已经降至疫情前水平,指向后续商业地产价格的下行压力或相对有限。

(二)在机构层面,中小型银行运营情况有所好转,出现大规模信贷违约风险的概率相对较低。

中小型银行应对信贷损失能力整体高于次贷危机时期,出现大规模信贷违约风险的概率相对较低。一方面,截至8月16日,中小型银行存贷比自今年3月113.3%的高点下行至107.8%,利息偿付压力趋缓,且低于次贷危机时期水平。另一方面,中小银行流动性有所好转,中小银行现金占总资产比重已从今年3月初5.1%的低点回升至8月的7.2%,较充足的现金储备意味着中小银行应对信贷损失的能力较强,且高于次贷危机时期水平。综合来看,中小银行资金情况较3月已有所好转,出现类似于2008年大规模的信贷违约风险概率相对较低。

(三)从监管层面来看,监管机构去年已经关注到了商业地产风险,同时美联储货币政策工具较丰富,可以对冲部分风险。

一是,监管机构从去年开始已经关注到了商业地产可能存在的风险。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在2022年8月发布报告表示:“考虑到疫情后工作和商业变化的不确定长期影响,在即将到来的审查周期中,审查人员将加大对银行商业房地产贷款交易测试的关注。”2023年6月,鲍威尔也指出“非常密切地关注商业地产的形势,美联储正关注非银贷款机构对商业地产的风险敞口”。

二是,美联储货币政策工具较丰富、弹性较大,可以有效对冲部分风险。自黑石违约叠加硅谷银行事件发生后,美联储于3月12日紧急宣布规模为250亿美元的银行定期融资计划(BTFP),同时短期内大幅扩表,向市场注入了大量流动性,明显缓解了中小银行的压力,使得银行业危机降温,并未出现广泛的传播与扩散。同时,3月21日财政部长耶伦也表态,如有必要政府会采取措施保护小型银行,提振了投资者对银行系统的信心。

三是,与惠誉调降评级、商业银行评级等事件类似,商业地产风险根源在于美联储加息。若短期内商业地产风险暴露,可能出现银行业倒闭或并购等连锁性风险事件,但如果风险事件发生,那么将进一步给当前“纠结”的美联储提供结束加息的理由。

(四)在债务层面,我们测算到明年商业地产违约债务规模不到千亿美元,美联储与银行业有能力对这部分债务进行对冲。

在第二章,我们指出目前商业银行商业地产贷款总额约2.9万亿美元,二季度拖欠率为0.84%;若剔除银行贷款,其余贷款存量规模为2.7万亿美元,其中4467亿美元将于2023年到期,4044亿美元将于2024年到期[1],截至7月CMBS债务拖欠率为4.41%。按照当前的债务规模及违约情况,我们测算:

在基准情况下,若违约率维持当前水平不变,则截至2024年,约有623亿美元商业地产债务违约;

在乐观情形下,若违约率回落到疫情发生前,即2019年末水平,则截至2024年,约有393亿美元商业地产债务违约;

在悲观情况下,若违约率继续上行(假设银行业违约率上行20%、非银贷款违约率上行40%[2]),则截至2024年,约有822亿美元商业地产债务违约。

根据我们的测算,基准情况下,截至2024年,商业地产具有违约风险的贷款在600亿美元规模左右,悲观情形下也不到千亿美元,远低于美联储在今年3月近3700亿美元的扩表规模,也仅占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的2.5%左右,美联储与商业银行均有能力对这部分债务进行对冲。

[1]根据前文未剔除银行贷款的数据换算。

[2]我们的极端情况是指美联储在年内加息,带动违约率持续攀升。考虑到美联储大概率选择年内加息,因此违约率预计到今年年底触顶,在明年不降息的情况下保持稳定,也即银行业贷款违约率在极端情况下约还有20%的上浮空间(2023年6月银行业商业地产贷款违约率为0.84%、2022年12月为0.68%,假设从今年6月到12月,违约率会维持自去年年底到今年6月的增速,也即还有(0.84-0.68)/0.68=23.5%的上行空间)。非银贷款违约率参考银行业进行类似处理,可得上行空间约40%。

四、风险提示

俄乌局势升级,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波动。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